IMG_8116  

池上鄉農會的金色豐收館

 

池上為什麼稱作池上,其實不曾深究過,

這次拜訪之後,一直頻頻聽到大坡池,

後來詢問後才知道,所謂的池,正是池上鄉內的一個天然泉湖-大坡池,

此為以阿美族語的為音譯,意思就是一個大池,

而池上鄉就在大坡池的上方,所以從日據時代之後,就一路延用至今。

 

到池上拜訪時,當然是不能忘池上的好米,

於是這次參訪中安排到了金色豐收館,

去挖掘被稱為黃金好米的幕後背景秘辛。

 

 

IMG_7985  

金色豐收館前方有著綠色造景

 

以綠意最為農村風景的設計布景,

如果有個小牧童在上面吹笛,應該會很俏皮吧,

昔日綠意造景多以花蕊為主,

而當天看到這種以綠色上身的牛隻,也感覺很有趣。

於是便幫它們拍了照片留念,

話說附近還出現了一隻鵝或鴨,

我邊跑邊追牠,牠一邊振翅,一邊吃力地跑著,

還發出嘎嘎的聲音,

直到他消失在造景後方,我才放棄。

 

 

IMG_7982  

初看到時,大家紛紛猜測這是不是花博其中之一的吉祥物

 

 

 

IMG_7983  

但細看是比較像是稻米寶寶在花海中遊玩

 

因為上方那個小缺角,

讓整個吉祥物看起來比較類似稻米

 

 

IMG_0279-horz  

當天拜訪時,工作人員說之後要幫它們辦婚禮

 

那下次去應該會會在看到一堆小小的白米寶寶吧?

 

 

IMG_7993  

當天還有解說人員為我們解說金色豐收館的背景故事

 

 

IMG_8005

風鼓機

 

這是上一次手帳內頁出現的風鼓機,

別說是有無在家中看過,

連在電視上都鮮少看過,

將曬好的稻子丟入風鼓機,

將那些草枝、稻穀空殼與穀子分開的工具,

這些器具都是由農家所提供的。

 

 

IMG_8006

大耙

 

上方解說牌是提到這是三人一組,

使用大耙將稻穀攤開在稻埕上,

其實很難想像啊,

人家說沒看過豬走路,

也該吃過豬肉,

如今真是只吃過白米,

不知白米怎麼成為白米呢。

 

 

IMG_8010

豬食盆

 

昔日是會將米糠作為豬食的來源,

或是一些廚餘的部分,藉以希望把豬養肥,

作為金錢的來源之一。

 

 

IMG_8012  

在金色豐收館內可以瞧見不少具有歷史痕跡的器具

 

 

IMG_8023  

另外還可以親身體驗-土礱

 

這項器具主要是以竹、木以及土製成,

推起來其實不費力,但是有一個訣竅,

就是人家所謂的眉角,通了之後,倒是挺有趣的,

主要是將稻米利用研磨的方式,去掉外殼。

 

 

篩米  

去掉外殼後則要篩米

 

一不小心就會把脫殼的米,跟米殼一起撒出去,

至於為什麼要撒米,

主要是因為使用土礱磨製後,

稻米與米殼會混在一起,

但透過過篩的方式,因為米殼較輕,

往上篩的時候,利用風力把米殼帶走,留下稻米。

看起來簡單,但非常困難,

常常一篩就前功盡棄。

 

 

IMG_8052  

這樣新穎的器具知道是甚麼功用嗎?

 

 

IMG_8090  

米的點心中不能忘的爆米香

 

 

IMG_8047  

運用池上好米以及紫米

 

上方的工具就是製作爆米香之用,

而爆米香上面的一點一點不是芝麻,

而是紫米爆開後的樣子。

 

 

IMG_8061  

裹上薄薄的一層麥芽糖

 

爆的那一聲很大,

要爆之前,師傅都會大喊,

要記得把耳朵摀住啊,

Luke拍照時,我幫他摀住,

結果自己倒忘了摀住,有點搞笑呢。

 

 

IMG_8103  

另外米麩也能做成冰淇淋

 

 

IMG_8104  

味道很清爽

 

不過裡面有加奶粉,

Luke有乳糖不耐症只能嚐一口,

味道不太甜,有點類似米漿的口感,

但香味比較淡,味道樸實。

 

 

IMG_9394  

這天的手帳意外找到水車的照片

 

上方用了花邊帶的小河馬,

讓小河馬一個個搭上水車,

感覺很像是摩天輪啊XD

 

 

IMG_8121  

最後讓這兩個有趣的造景跟大家說掰掰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ecraz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