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動迷宮  

 

文章內容有涉及電影劇情,希望保留觀影樂趣的人,可評估是否閱讀:)

 

人性的不可試探

當你眼睛睜開,卻發現自己身處牢籠,牢籠齒輪發出嘎滋聲響不斷往上爬升,卻連自己名字、來自哪裡都毫無頭緒,當牢籠打開,要往前奔跑還是靜待等死?一群青少年所組成的小型社會,這個命題概念,讓人聯想起經典著作<蒼蠅王>,蒼蠅王講述一群困在荒島上的孩童,所自行建立起的社會體系,在這社會之中,慾望、權勢與暴力交織,赤裸裸晦暗不可探的人性,在看似童稚的兒童與青少年(6-12歲左右)上一覽無遺。

 



移3

 

與希臘神話故事的巧妙連結

探討人性的小說主題紛紛改成電影上映,<移動迷宮>在眾多精采作品之後,要以甚麼樣的世界觀與敘事手法,闡述人性試煉的殘酷之境?但是提到迷宮,不能不先想到希臘神話裡也曾以迷宮作為主軸概念的神話故事,形象為半牛半人的的彌諾陶洛斯,居住在一巨大的地下迷宮(labyrinths),有趣的是雅典人必須進貢童男童女給彌諾陶洛斯,這點正好巧妙地與<移動迷宮>的架構主軸相類似,這群男孩中有人為飛毛腿(runners),一早就進去迷宮中探訪,找尋逃出的方法與出口,但迷宮中有鬼火獸,無人能在迷宮中順利度過一晚。如果仔細看鬼火獸,就可發現它介於生物體與機械之間,常讓我聯想到異形,也暗喻中這個迷宮是由人類所打造而出,但是幕後黑手又是誰?

 


移1

 

成人世界以正當為名的虐殺行動

在戲中尾聲,謎底開始一一揭開,從世界劇烈之變到疾病入侵,人類生存險之又險,能存活下來的年輕人,到底代表甚麼意義?他們是人類生存之鑰,卻在成人所佈置網獵的戰場進行廝殺與質疑。戲中尚未完全提到幕後黑手的所代表的真實意義,但如果喜歡飢餓遊戲、大逃殺的人,也不會陌生,由成人所代表的國家機制,如何以國家政策為正當性,進行一場又一場的讓青少年彼此殘殺的遊戲。

 

 


移2

 

建立起觀眾對於角色的認同感

在看<移動迷宮>時,由於我尚未看過原著小說,因此某種程度上,對於這齣戲沒有任何預設,不過有幾點倒是令我覺得有趣,也就是戲中擔任飛毛腿隊長的Minho,是不是某種程度呈現出一種刻板角色的設定?如華裔人士擅長掌握數字、結構概念,因為戲中Minho確實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特質,只是不知這角色是否在原著中就是華裔人士?又或是導演的選角設定。另外,也可以發現世界許多個族群,都巧妙被納入迷宮之中,其實無形之中也讓觀眾產生出對角色的認同感,是很聰明的技巧與手法。

 



移5

 

女性角色的加入所引爆的危機?

電影中有一名年輕女性為Teresa,戲中有刻意從一些情境去論述Teresa的個人特質,例如一群人猶豫是否要幫Alby打疫苗時,慌亂成一團時,她迅速地就幫Alby注射疫苗,也因這齣戲也僅是首部曲,因此還蠻期待Teresa在後續的發揮之處。只是如果僅只有一名女性的情境,會不會產生桐野夏生<東京島>的故事情境,倒是令人玩味,性別是一種權力政治,人性的試煉亦是如此,端看於作者想呈現的論調。戲中挑選了一些童星加入,看到飾演Newt的Thomas Brodie-Sangster,令人格外開心,但同時也讓人想到這群年輕相仿的年輕人同台飆戲,一同演繹小說中的角色,到底有誰能勝出,成為下一個舞台新秀,這樣真實的人生舞台鬥爭,倒是遠比電影來得更血淋淋了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移動迷宮 蒼蠅王 大逃殺
    全站熱搜

    ecraz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